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学术研究 〡 如何规范广州志愿服务工作机构

发布者: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10-30 浏览量:373字体大小:【】【】【


摘要“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是自愿,免费,公益,服务和组织。其基本共识的形成是基于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并以志愿服务立法的形式体现出来。但是,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广州志愿服务工作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其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广州;志愿服务;工作机构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指示。要求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这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指出了推动形成志愿服务工作合力的重要性和意义。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形成合力的广度和深度,是新时代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内核。因此对广州志愿服务工作形成合力的践行探究具有极大的理论研究价值。

 

一、广州志愿服务工作机构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制度不健全。

中国志愿服务对人才特别是关键人才没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是组织机构制度不健全。过去,政府和企业的激励措施主要是示范激励措施(精神激励措施),物质激励措施或更高层次的促销激励措施。志愿组织缺乏制度措施,并且仅限于榜样动机(精神动机)。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方法的潜在问题和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为了促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我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服务明星和其他典型人物。外国对此作法有所保留,并认为服务应着眼于其普及和服务,有时还应举例说明会激起人们对服务的反感。相反,它影响了公众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可以看出,仅限于榜样激励措施(精神激励措施)将产生两个负面影响。

 

(二)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缺乏理论研究。

人们通常认为志愿服务只是特定服务的工作,不需要理论和研究。包括资助机构和个人在内,他们也喜欢资助志愿活动和服务项目,但不愿意资助理论研究。如今,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负面后果变得更加突出。

一是缺乏调查研究,志愿服务概念的宣传受到限制。未能探索出更适合现代社会和中国心理学的概念性要素,这是因为志愿服务概念的宣传仍然是肤浅的,并且难以真正宣传志愿服务的实质。

二是缺乏调查研究,难以指导志愿服务机构的组织发展和项目创新,导致“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志愿组织开展的服务活动需要专门的研究,讨论经验和教训,提出调整策略并不断进行更新和改进。目前,志愿组织的管理者总是感到自己在没有新颖的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操作或模仿。

三是缺乏对志愿者社会态度和心理需求变化的调查研究,很难指导志愿者组织探索有效方法来激励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目前,国内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都在关注这一问题。例如,研究员丁元柱等领导建立了“北京大学志愿服务和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以整合学术资源,促进调查研究和探索理论创新。清华大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等其他机构也考虑了志愿服务的研究。但是,从国内情况看,志愿服务的研究力量仍然很薄弱。特别是省市对此方面的重视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了。

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广东省青年志愿者研究中心”是一项突破,但隶属于广东省青年管理学院,没有专门的人员和资金来源。目前,以中心主任谭建光教授为首的“中国广东志愿服务研究系列”系列项目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社会资金而逐步推进。作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广东省对志愿服务的研究还很薄弱,其他省市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肤浅的实践,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是虚幻的理论。中国志愿服务业只有有效解决“强调实践,忽视理论”,“强调活动,忽视反思”的局面,才能长期扎根发展。


(三)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宣传缺位。

头十年来,官方和非政府志愿组织的发展与领导层强大的宣传和晋升能力息息相关。但问题是一些志愿组织及其成员逐渐将形式要素作为主要任务,却忽视了为社会服务的本质,而忽略了志愿服务的对立面。一些志愿协会为了展示其服务成就和社会影响,最终损害的是志愿组织的诚信。例如夸大和粉饰。过去,一些部门和机构曾经夸大“业绩”并虚假报告绩效,以寻求上级的关注和再利用。这种不良的精神也已经蔓延到志愿组织。另外,由于现行阶段各部门对绩效考核观念的变化,夸大行为逐渐得到遏制。但由于组织不受监督,因此没有被敦促。这种行为仍旧持续蔓延。

 

(四)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服务人员流失。

正是由于形式主义的影响,志愿服务的发展追求数量和规模,很容易导致不稳定和人员严重流失。翟艳女士引用了多种材料来指出问题所在。对2000年中国青年志愿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到2003年,1999年未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占全国的12.6%(未接受调查的志愿者的流失率更加严重);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人员流失率估计超过70%,一般志愿者活动周期为3个月。

根据我们在某些领域的调查,具有政府背景的志愿组织和具有私人背景的志愿组织人才流失的情况有所不同:具有政府(党派)背景的志愿组织从领导者到管理组织者都严重损失,从事志愿服务管理组织五年以上的人才很少。例如广东省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自成立以来近十年来,仍然有许多人是志愿组织的骨干。他们的经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并且今年将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领导人和骨干力量的流失使志愿服务缺乏连续性。具有私人背景的志愿团体的发起人通常是在组织中呆了很长时间的领导者,但是组织和管理的骨干经常被替换。

除了缺乏资金和低薪水的影响外,家长式领导也是阻止私人志愿组织留住人才的原因。我们认为普通志愿者的流动是正常的,但是如何吸引骨干和人才留在志愿者组织中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二、加强志愿服务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

组织应根据其实际情况改进相关的志愿者管理和注册系统。为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提供单独的文件和分类管理,以方便将来对志愿者资源的分类和共享。志愿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密不可分。建议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由宣传部领导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年龄的志愿服务活动协调领导小组整合全市志愿者服务力量,进行总体规划,指导全市志愿者服务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志愿者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大力加强市志愿者联合会的建设,安排专职人员,充分发挥联合会在连接吸收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中的作用。


(二)深入群众干实事,减少形式主义冲击。

志愿服务是否深入,通常取决于组织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并加深服务的内涵,组织人员必须在日常服务中严格要求自己。志愿服务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现代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全面推进幸福广州建设中,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群众做实事。

 

(三)多样化激励机制,减少服务人员流失。

根据组织的实际财务状况,我们将尽力为志愿者提供适当的奖励和荣誉。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时应从事实中寻求真相,不要夸大志愿者服务奖励的承诺,但不要减少组织可以提供的资金和资源。应尊重志愿者的劳动成就,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在志愿者服务完成后及时提供有关志愿者服务的反馈。志愿者,尤其是刚刚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希望在早期得到机构和服务对象的鼓励和支持。对志愿者服务的及时反馈将给志愿者带来很大的肯定和鼓励。


(四)加强宣传教育,使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志愿服务文化。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中心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人们中越来越流行。志愿服务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治理和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倡导志愿服务文化,使人们了解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是志愿服务精神,什么是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不仅致力于他人和自我的完善,还致力于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有必要通过更多的故事,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的语言来讲述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事迹,以促进志愿者服务文化,从而使志愿者得到和尊重。

 

三、总结

总体来讲,广州志愿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让志愿服务的花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让志愿服务的香气在每个人的心中流动。当志愿服务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时,这座城市的景观将更加丰富多彩。

上一篇: 学术研究 〡 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创新下一篇: 学术研究 〡 广州志愿服务工作形成合力的践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