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学术研究 〡 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

发布者: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10-30 浏览量:405字体大小:【】【】【


摘要:随着新时代到来,志愿服务行业也得到了大力普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参与到了志愿服务中去。党员、团员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让人民获得幸福感的重大工作使命。党和政府也对志愿服务事业给予了殷切期望。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事业,推动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帮助更多的人。

关键字: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

 

一、“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

党和政府对“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给予了殷切期望。广州市南沙区建立了由社区牵头,相关单位、服务机构与志愿者组织等共同推进的联动制度,明确合作目的、职责分工、协调方式、共享途径等,培育联动组织,充分发挥现有社工服务机构与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建立专门促进合作联动的社会组织,有效推进联动工作。鼓励资深社工与志愿者骨干成立“社工+志愿者”合作促进组织,推动建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组织中心。创新联动项目,开发“社工+志愿者”合作服务的项目,促进社会工作项目引入志愿者的辅助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引入专业社工指导,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强化联动机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获得专业社工资格,向专业社工转型。鼓励社工为志愿者提供培训、督导服务,作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社工+志愿者”合作服务项目的奖励机制,纳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表彰体系。建立“社工+志愿者”合作培养机制,吸纳优秀社工人才加入志愿者组织,鼓励优秀志愿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从事专业社会工作,鼓励社工服务机构为志愿者提供培训、辅导等服务。

广州市南沙区“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值得相关组织单位进一步分析和推广。

 

二、“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的思想依据

1.志愿服务和党组织建设的融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志愿服务在党组织带领各团支部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志愿服务也已经成为各大单位开展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视度明显提高,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志愿服务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从而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使党组织增强自身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新时代社会发展。

2.社区“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已有较为良好的社会意识和群众基础。现阶段社会工作者在两者联动关系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将零星状态的志愿资源整合为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组织化力量。志愿服务更是借此突破了传统志愿服务领域,向更为专业的领域提供高效、高质的志愿服务。良好的政社合作环境能满足和激发社会服务需求,为社会工作提供发展空间。社会服务项目实践将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壮大和完善,形成自主性和创新性较强的常规性合作模式,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志愿者管理部门、志愿服务组织的合作。

3.共产党的先进性,可以很好的融合群众力量为群众服务。进入21世纪,我们党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任务,这就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作风和不懈的奋斗精神来提供力量源泉。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做表率,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来。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加入志愿服务中。

4.在各居住区建设中,党组织都已深入基层,具有良好的群众认可度和支持度。

 

三、“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中各成员角色

1.党员带领团员,共同带动整体。党员作为志愿服务工作联动机制的中流砥柱,起到领头者、先锋者。团员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不断提升是志愿服务中的潜力资源。二者都是开展这一联动机制的有力推动者和带动者。传达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服务理论知识,深入到一线当中去,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群体中,参与志愿服务。

2.社工。社工是志愿服务群体中占比非常大的一部分。他们作为这一领域的专业者和衔接者,始终处于一线,充分了解广大受助者的需求,良好组织志愿活动以满足需求。

3.志愿者。志愿者是当今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年轻、高素质的专业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努力构建专业、高效、有凝聚力、有影响力且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四、“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建设思路

1.在建设“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时,发挥党员先进性,坚持以党组织为领导机制,带动整体。

2.充分发挥“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的优势。根据不同社会服务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日常服务,社会工作者督导与志愿者实践;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实践与志愿者配合;大型活动项目服务,社会工作者组织与志愿者实施;应急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与志愿者参与;倡导服务,社会工作者推动与志愿者传播。

3.充分发挥当今信息技术的力量。拓宽关于志愿服务的认知,培养更多的人们对于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意识和兴趣,培养更多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队伍,为建设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力量,也可以让志愿服务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五、面对的问题

在我国,受限于理念、专业背景差异、管理体制隔阂、制度机制设计方面不完善等因素,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服务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联而不动”或者“平行不联”的多种情况。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尤其是实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还比较弱,经验和专业背景更为丰富的志愿者在联动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相比,志愿者在服务中的权益和意愿表达缺少制度化保障。无偿的志愿者与受薪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很大程度上处于协助的位置,缺乏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需求和意愿的自主表达,缺乏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平等地位和内在动力。

 

六、结论

(一)“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的实际倡导与推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社工与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仅帮助了服务对象,而且还传播了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帮助他人、帮助社会。将“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作为培养公民意识的实践平台,从专业项目设计,到督导验收的标准制定,有意识扩展社会工作服务的价值传送功能。在社会工作具体项目实施过程和督导验收环节,适当加入公民教育、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等参考性内容要求。

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看它的经济增长、文化繁荣,还要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社会互助友爱精神的广泛传播。我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为社工和志愿者提供了参与服务、帮助他人的平台,社工与志愿者联动任重道远,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意义深远,社工与志愿者联动大有作为,我们要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让社与志联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多样化、丰富性的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服务模式与经验,凝聚各方资源来改善民生,创造幸福。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模式”逐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联动治理模式作为一种工具性制度创新,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起到独特作用。对社会民生问题、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带领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当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国家献出力量。

(二)对未来的展望

目前,在国家层面尚未进入全面开发社会工作督导力量的阶段,在社会工作发达地区加大力度培育高级社会工作力量,发挥党员先进性社会工作力量对联动机制的作用,构建“党员、团员+ 社工+ 志愿者”联动模式,实现以党员带动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会工作者的格局。在经济发达地区,充分发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对机制建设的引导作用,在项目设计中增加对社会工作者带动志愿者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

上一篇: 学术研究 〡 志愿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格局与发展下一篇: 学术研究 〡 广州市南沙区志愿服务发展之路